港島新界政府部門轉用內地樽裝水
其他人也在看
袁國勇:基孔肯雅熱病毒並非已落地生根 不會成香港「風土病」
本港錄得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確診個案,患者最近到過佛山。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今次是輸入個案,並非病毒已「落地生根」,因此不會成為「風土病」,現時最重要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袁國勇呼籲市民如非必要,暫時不要到佛山及廣東一帶,以免受感染後將病毒帶回港;但如須前往,必需做好防蚊準備,包括使用避蚊胺、蚊帳、穿著淺色長袖衫等,回港後首14至21天仍需繼續使用含避蚊胺成份的「蚊怕水」,若有發燒、關節痛、出現皮疹,應立即求醫,接受有關病毒基因測試。 他說,如有人確診,應在患者住所及工作地點附近一帶精準滅蚊,不要讓基孔肯雅熱成為「風土病」。另外,他認為,香港所有地方都要清除積水,有蚊的地方要做足控蚊滅蚊工作,因為或未必可識別出病徵非常輕微的患者。他又說,貨櫃碼頭或有貨車地方亦應做足檢查及做足滅蚊措施。 袁國勇亦提到,要留意輸入貨物等會否帶蚊,周末除了有大批市民經口岸進出香港及廣東省,亦可能會透過貨物、貨櫃、貨車等將蚊帶入香港,因此亦需做好這方面滅蚊工作。他說,若有內地受感染蚊進入香港,可導致香港本土爆發、甚至讓有關病毒「落地生根」成為「風土病」。 本港目前沒有特定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
香港電台-大中華 ? 1 天前《環看天下》:美國對印度、巴西及加拿大的關稅措施或增添新考量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8月1日貿易協議限期前,公布對約70個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稅率,他在公布前已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當中包括對印度商品徵收25%關稅,以及對大多數巴西產品徵收共50%關稅。 另外,特朗普表明,由於加拿大準備承認巴勒斯坦國,美方很難同加拿大達成貿易協議。 有分析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不排除美國的關稅措施在原來改善貿易不平衡的基礎上,加入了其他考量。
香港電台-國際 ? 1 天前
基孔肯雅熱|本港出現今年首宗輸入個案 12歲男童發燒出皮疹
【Now新聞台】本港發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是曾到佛山的12歲男童。衞生防護中心指本港出現局部傳播風險中至高。香港出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是12歲男童,他與父母住在觀塘安達邨。在7月17至30日,他與母親到佛山順德旅遊,戶外活動時被蚊咬。周三經福田口岸回港後,出現發燒、皮疹以及輕微關節痛。看私家醫生後,到聯合醫院急症室,經核酸檢測對基孔肯雅熱呈陽性反應。目前情況穩定,已經退燒,他媽媽無病徵。不少學校都會舉辦廣東交流團,港人亦不時北上玩樂,聽到消息又會否擔心?Atticus:「我不擔心。(為甚麼?)我又有蚊帶,又搽了蚊怕水。」小朋友不怕,大人就比較緊張。歐陽太太 :「我有些擔心。(為甚麼?)因為我好像之前看新聞,我以為是內地不在香港的問題,現在聽到便有些害怕。」周小姐:「這一陣子都買多了蚊怕水,都可能控制不了的話,便自己小心一些,做多一些措施,以及去少一些多蚊患的地方。」食環署現已展開病媒調查以及滅蚊工作,又呼籲住在患者住所附近居民加強防蚊滅蚊工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指,基孔肯雅熱患者大部分都病徵輕微,市民毋須過分憂慮,加上香港及廣東人流交往頻繁,出現
now.com 新聞 ? 1 天前
國家疾控局局長赴佛山 指導基孔肯雅熱防控工作
【on.cc東網專訊】廣東全省展開為期一周的集中滅蚊行動之際,國家衞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上周六(2日)到佛山指導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沈洪兵要求從嚴落實網格化管理措施,進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加強環境衞生整治和風險點位消殺,全面鏟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切實
on.cc 東網 ? 16 小時前全運會|高志丹:籌備工作進入決戰階段 要匠心打造品牌亮點環節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晚上在深圳舉行。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致辭指,標誌著這場全國關注舉世矚目體育盛會,正式進入籌辦衝刺攻堅階段。 高志丹表示,籌備工作進入決戰階段,要盯住重要節點,精心策劃、匠心打造火炬傳遞、跨境賽事等品牌亮點環節,把嶺南特點、港澳特色、三地互動,與體育文化有機融合,以高標準、高質量組織好開閉幕式等重要活動。 高志丹表示,要聚焦競賽組織,嚴格細緻、規範高效做好賽事編排、場地佈置、器材檢查、技術保障等工作,確保流程順暢、公平公正,為運動員創造最佳競技環境,為觀眾提供最優觀賽體驗。
香港電台-港聞 ? 1 天前據了解本港出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 患者為12歲男童
消息指,本港出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確診輸入個案,患者為一名12歲男童。 據了解,這名男童與母親上月中到過佛山探親,經常在戶外活動,多次被蚊叮,上月底返港後出現發燒、皮疹等病徵,化驗結果證實感染基孔肯雅熱。 消息亦透露,該名男童居於觀塘安達邨。
香港電台-大中華 ? 1 天前食環署到安達邨商場附近噴蚊油 有家長稱近期減少帶兒子到內地
本港出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住在觀塘安達邨,曾到佛山探親。食環署今早派人到安達商場附近路邊的花槽噴蚊油,屋邨管理處亦在區內不同位置張貼告示,提醒市民預防基孔肯雅熱。有區議員聯同關愛隊到場派發蚊怕水、蚊貼、宣傳單張,提醒市民做好防蚊措施。 對於佛山順德區爆發基孔肯雅熱,居民朱女士擔心基孔肯雅熱的傳播,她兒子年紀尚小而且比較惹蚊,近期會減少帶兒子到內地旅遊。 剛從佛山返港的居民佘先生說會以平常心看待,認為做好家居清潔就足夠,包括每日清理垃圾、清理花盆積水。 有當區區議員說,已經將宣傳單張透過信箱派送給每一位居民,讓居民了解到疾病的風險及預防資訊。待天氣好轉時,會聯同食環署及房署進行全邨滅蚊大行動。
香港電台-港聞 ? 14 小時前本港今日無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下午5時,沒有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本港今年累計錄得一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中心今日再次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並呼籲他們留意從受影響地區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是否有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如發現懷疑病例,應即時轉介病人入院治理,並向衞生署呈報,以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工作。 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提醒市民,如從受蚊傳疾病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持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並密切監察自身健康狀況,留意發燒、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並告知醫生外遊細節。他又提醒市民切勿自行用藥,尤其是阿司匹林或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 食環署已加強確診病人住所,及於病發後曾到訪地點的防蚊滅蚊工作。署方呼籲市民繼續提高警覺及攜手合作,於家居及其他環境採取防蚊及滅蚊措施。 衞生防護中心聯同食環署會於8月5日、星期二晚上8時至8時半在Facebook專頁舉行網上直播講座,講解有關預防蚊叮及控制蚊患的資訊及健康建議,並回應市民的相關查詢。 至於本港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居住的觀塘安達邨,當局今早到附近的花槽噴蚊油。
香港電台-港聞 ? 9 小時前林定國:香港有志從政者首要是全面理解「一國兩制」根本原則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出席香港政治及行政學苑畢業典禮,表示香港有志從政者,首要之務是要全面透徹理解「一國兩制」的根本原則。關於這個原則,他說最喜愛的一句話之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在澳門發表的講話:「『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他認為這番話對香港具現實意義,正正在於香港是個國際都會,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時,無論是理念構建或具體實踐,都要彰顯並堅守這四項核心價值。 他又說關於香港未來的提問,自己沒有水晶球,但深信關鍵在香港自己手中。核心問題是能否善用「一國兩制」的各種制度優勢,他認為先要準確辨識兩制差異,進而清晰向外界呈現。
香港電台-港聞 ? 1 天前衞生防護中心稱基孔肯雅熱發展成風土病機會極低 毋須過份擔心
本港出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12歲男患者上月中曾到佛山市順德區兩個星期,在戶外有被蚊叮咬,他目前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值暑假加上廣東是熱門外遊地點,本港出現輸入個案是預期之內,基孔肯雅熱發展成風土病的機會極低,大部分患者病徵輕微,市民毋須過份擔心。
香港電台-港聞 ? 1 天前全運會|倒數一百日 李家超:聚焦優化競賽流程
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全國運動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100日活動在香港單車館舉行。 出席活動的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未來100天將聚焦優化競賽流程和做好最後演練。
香港電台-港聞 ? 1 天前一名12歲男童確診基孔肯雅熱情況穩定 上月曾到佛山有戶外活動
本港出現今年首宗外地輸入基孔肯雅熱個案,患者是一名12歲男童,目前在瑪嘉烈醫院留醫,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表示,男童於上月17日至本星期三,與母親前往佛山市順德區旅遊,曾有戶外活動以及被蚊叮咬,回港翌日、即本星期四出現病徵,包括發燒、皮疹及輕微關節痛,前往私家醫生求診,其後轉介公立醫院。 衞生防護中心隨即安排今早將病人的樣本送往檢測,血液樣本經核酸檢測呈陽性。歐家榮表示,病人居於觀塘安達邨,其母親沒有任何病徵,另一名同住家人無到過佛山。 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陳文俊表示,男童今早已退燒,已沒有關節痛。他說醫管局的7個聯網已預留足夠病床準備接收基孔肯雅熱患者,院方會觀察患者病情,如果發病起計6日後病情穩定、已退燒,就可以安排出院。
香港電台-港聞 ? 1 天前全運會|李家超:爭分奪秒精益求精 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辦賽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晚上在深圳舉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指,香港賽區籌備工作如火如荼,特區政府將爭分奪秒、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全面確保場館設施、競賽組織、服務和安全保障等各個環節,做到最好,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辦賽,向全國人民展示灣區風采,向全球觀眾展示中國實力。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致辭指,目前廣東賽區場館改造升級全面完工,無障礙建設全部達標,會徽、獎牌、吉祥物、競賽總日程正式發布,首批賽事順利進行,3萬名「小海豚」志願者集結待命,1160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熱火朝天推進,越來越多目光正投向廣東、走向大灣區,廣東正張開雙臂期待八方來客。 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致辭時說,澳門首次參與承辦全國大型體育賽事,充分體現中央的信任和支持,對澳門體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香港電台-港聞 ? 1 天前
基孔肯雅熱|安達邨居民多用蚊怕水 加強防蚊入屋
【Now新聞台】本港首宗確診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患者住在觀塘安達邨,有居民稱會買蚊怕水旁身,和加強家中防蚊蟲措施。 本港首宗確診基孔肯雅熱的患者住在觀塘安達邨,政府派員到附近草叢滅蚊。有居民稱會做好準備,防範蚊蟲入屋。居民劉先生:「我們全部都要買蚊怕水噴,最重要水渠口清潔好,讓其不要有蚊蟲孳生。」居民余先生:「我都覺得今天有些蚊滋飛進來,但最主要要自己保持清潔,不要有污水在桶內。我覺得不恐慌,自己做好清潔步驟,應該不用怕。」不少居民都加強防蚊措施,到藥房購買蚊怕水,部分產品暫時缺貨。區議員派發防蚊資訊傳單提醒居民。觀塘區議員許有為:「周日早上我們會在這派蚊貼,希望加強居民防蚊意識,我們有資訊給他們,例如蚊的潛伏期多久,有甚麼症狀等,建議他們求醫,他們了解自己情況做,應該不會太怕。今天噴了蚊油、蚊沙和蚊霧,和看看周圍哪裡有積水。」環境及生態局表示,一直關注基孔肯雅熱最新發展及防控工作,部門會加強巡查建築地盤、住宅和公園等,若發現蚊子滋生地會即時採取行動。#要聞
now.com 影音新聞 ? 1 天前廣東過去7天新增2892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
廣東過去7天新增2892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無重症和死亡個案。 新增感染個案以佛山的2770宗佔最多,其次是廣州的65宗、東莞和中山各11宗、深圳、江門、肇慶各6宗,梅州、珠海、惠州、潮州、陽江及雲浮都有個案。 佛山三水區發布名為《基孔肯雅熱後遺症告知書》,指基孔肯雅熱是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無特效藥可治,感染後可能出現39度以上持續高燒、劇烈關節疼痛、皮疹等症狀,部分患者甚至會發展為慢性病痛或嚴重併發症,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質量。
香港電台-大中華 ? 9 小時前
不斷更新|基孔肯雅熱疫情總覽
【Now新聞台】基孔肯雅熱疫情從佛山爆發,呈蔓延廣東省及澳門之勢,本台整合相關資訊及報道如下:8月3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基孔肯雅熱新增病例數有下降趨勢基孔肯雅熱|廣東省展開一周集中滅蚊行動 利用科技及自然方法雙管齊下基孔肯雅熱|政府派員到患者安達邨住所一帶噴滅蚊劑 有港人稱不擔心續到佛山旅行8月2日澳門第二宗基孔肯雅熱 與新城A區地盤個案有關基孔肯雅熱|廣東省長指示重點場所除蚊工作 提升居民防蚊意識基孔肯雅熱|佛山加強防範 多地籲增防範意識衞生防護中心講述今年首宗外地輸入基孔肯雅熱個案基孔肯雅熱|病徵、傳播途徑一文看清 染病後治理有方法本港出現今年首宗輸入個案 12歲男童發燒出皮疹基孔肯雅熱|本港發現今年首宗輸入個案 據了解患者是曾到佛山12歲男童劉國中到廣東調研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8月1日澳門34歲男子確診基孔肯雅熱 為澳門首宗本地病例基孔肯雅熱|佛山展開為期一周滅蚊重點攻堅行動7月31日基孔肯雅熱|內地疫情持續 美國計劃向中國發旅遊警示基孔肯雅熱|衞生防護中心:若現輸入個案 本港本地傳播風險中至高內地基孔肯雅熱疫情持續 美國計劃向中國發旅遊警示7月30日衞生署官員到廣州了解基孔肯雅
now.com 新聞 ? 8 小時前衞生防護中心傍晚6時開記者會 講述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
本港出現今年首宗由外地輸入的基孔肯雅熱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傍晚6時將會見傳媒講述個案。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和醫管局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陳文俊亦會出席。
香港電台-大中華 ? 1 天前省疾控中心指廣東新增基孔肯雅熱病例呈下降趨勢
廣東過去七日新增2892宗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個案,無重症和死亡個案。廣東省疾控中心指,廣東新增病例呈下降趨勢。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到佛山指導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
香港電台-大中華 ? 7 小時前
基孔肯雅熱|本港發現今年首宗輸入個案 據了解患者是曾到佛山12歲男童
【Now新聞台】本港發現今年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據了解患者是12歲男童,去過佛山。不斷更新|基孔肯雅熱疫情總覽據了解,該名男童到佛山旅遊14日後回港發燒、出皮疹以及關節痛,入住聯合醫院後接受檢測確診,現時病情輕微,轉到瑪嘉烈醫院。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所有由外地回港的人,若有相關病徵都應該接受檢測,而來自受感染地區的貨物亦應接受檢查。 #要聞
now.com 新聞 ? 1 天前
薇帕颱風在泰國釀洪水土石流 6死23萬多人受影響
(法新社曼谷2日電) 泰國防減災廳今天表示,自從7月21日以來,薇帕颱風引發的洪水與土石流已在泰國各地合計造成6人死亡,並有23萬多人受到影響。泰國曾在2011年發生大規模洪水,造成500多人死亡,數百萬間民宅損毀。
法新社 ? 1 天前